股票是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股票行业进入的门槛非常低,想要选对股票,了解一些知识很重要,本文章讲解关于《金色财经功能(2023/05/06)》的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可以点个赞。

一、金色财经:股民炒股被套以后如何自救
股民炒股被套以后如何自救金投股票讯,大盘如果经过一轮疾风骤雨式的调整,投资者不仅战略成果丧失殆尽,而且多数人陷入亏损的泥潭。为减少损失,可采用换股的方式,将回升无望的个股及时清洗出局,适时换进后市有潜力的品种,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方法。换股意味着要先割肉,有些朋友怕疼迟迟下不了手,死握手中的股票等待解套。其实,若换股恰当,不仅能及时将烂疮割掉,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而且能换进新鲜血液,为扭亏为盈打下坚实的基础。换股时需注意几点:1、对一条道走到黑的长期熊股宜坚决清洗出局。历史上的大牛股,一旦长线主力离场,股价反转向下,等待其的将是漫漫熊途,在两三年之内几乎无解套可能,必须将其清洗出局。此类病入膏肓的个股适用割肉疗法,不及时割肉只能令癌细胞迅速蔓延。2、根据板块轮动的次序换股。板块轮动是深沪股市固有的规律,板块启动、拉升、见顶的时间不会一致,而且常常遵循着一定的次序:有些板块刚刚启动,而另一些板块则已见顶回调;因此,应该换进那些筑底充分的个股,而换出那些尚在下跌中途的个股。先跌的个股先反弹,后跌的个股后见底,换股时必须遵照板块轮动的规律来操作。3、换股时宜避免陷入连环套。所谓连环套,是指在甲股被套之后将其换出,又被刚刚换进的乙股套牢。避免连环套最重要一点是在弱市中不轻易追逐热点,因为弱市中的热点往往昙花一现,手脚稍慢便被套在短线高点。另外,不要轻易换进抗跌股、强庄股,一轮中级调整行情中,几乎所有的板块及个股都有轮跌的可能,今天的抗跌股、强庄股很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跳水明星,切不可将深套的甲股换成抗跌的乙股,那只会让你刚出狼窝又进虎穴。4、避免在同质的个股中换股。所谓同质,指板块、行业、题材接近的个股,这种个股往往走势亦相似,对解套无丝毫的帮助。例如科技股与重组股常常玩跷跷板游戏,一个板块在高点时另一板块正在低点,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回避风险与把握机会。
二、金色财经:基金的赎回和撤单有什么区别吗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三、金色财经:基金会不会因为跌而卖不出吗
导读:基金不会因为跌而卖不出。基金卖不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基金管理人暂停赎回、基金触发巨额赎回、基金还在封闭期。正常情况下,基金都是能够正常赎回的。不能赎回也会发公告说明原因。基金不会因为跌而卖不出。基金卖不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基金管理人暂停赎回、基金触发巨额赎回、基金还在封闭期。正常情况下,基金都是能够正常赎回的。不能赎回也会发公告说明原因。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四、金色财经:国债etf买卖怎么收费
导读:国债ETF普通ETF一样,在场内交易的时候,只收取交易佣金,不收取过户费和印花税。国债ETF普通ETF一样,在场内交易的时候,只收取交易佣金,不收取过户费和印花税。ETF又叫做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国债ETF采用优化复制法跟踪上证5年期国债指数,投资范围以标的指数成分券及备选券为主,包括国内依法上市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国债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五、金色财经:“沪港通”给港股市场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沪港通给港股市场带来哪些投资机会7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开表示,沪港通配套规则将于近期发布,并计划于8月底和9月中旬进行两次全网测试,万众瞩目的沪港通正式上线进入了后期准备阶段。沪港通分为沪股通和港股通两大块,对于广大熟悉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来说,沪股通这块无需赘述,我想重点谈下的是港股通这块未来对港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按照监管部门公布的试点范围,初期,港股通的股票交易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并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标的范围进行调整。在4月份沪港通消息公布后,不少A股对H股大幅溢价的A+H类的公司,H股价格大多在近三个月内大幅上涨;其中,浙江世宝(01057)涨幅超过300%,洛阳玻璃(01108)大涨200%,山东墨龙(00568)上涨超过150%,成为近期港股市场炙手可热的牛股。港股通尚未正式开闸,部分抢跑资金已如离弦之箭,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入市炒作。那么是否会像01年B股开放那样,到了港股通正式开闸的时候,投资者面临的机会就很小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性市场,和当年B股那样的封闭市场不同,投资(或投机)的机会是长期存在的;但港股通的横空出世,又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什么新的重大影响呢?首先,我们先从港股市场整体的资本结构开始分析:港股市场早期是英资的天下,上世纪70年代后以五大家族为首的香港本地财阀开始崛起,并逐步取代英资四大行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上世纪80年代后,国际资本开始逐步涌入香港市场,成为影响香港资本市场的又一股重要力量,到90年代后,影响力开始慢慢和香港本地财阀势均力敌,甚至还略占优势。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香港97回归,大量内地公司开始登陆香港;而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的国企改革,考虑到内地资本市场当时容量较小,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是首先选择在香港上市。中国联通(00762),中国电信(00728),中海油(00883),中国铝业(02600)等大型国有企业相继在港上市,加上在97年底金融危机时发行的中国移动(00941),以及回归前上市的中国石油(00857),联想(00992)等大型战略型企业,香港市场上的内地企业比当时正开始由牛转熊的A股市场更具有对经济的代表性。从1998年到2002年8月,内地公司在香港市场筹资5074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融资总额的64%。2004年中国金融业改革拉开了帷幕,2003年底到2004年初,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平安陆续赴港上市;2005年建行和交行在登陆港交所,2006年中行和工行在A股市场大牛市起步的引领下,相继在上海和香港两地隆重粉墨登场,预示着中国金融业改革初见成效,也标志着具有中国内地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基本都完成了在香港这个国际资本市场的公开上市。再加上复星,蒙牛,李宁,腾讯等一大批内地优秀民营企业都在香港公开上市,内地企业在港股市场的权重已经远远超过了香港本地企业。资金供给方面,当2003年4月股神巴菲特大规模买入中石油时,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关注到了当时尚在低迷港股市场。以赵丹阳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的优秀投资者,更是早在2002年时就开始布局港股。在经历了2003年上半年SASS的洗礼后,2003年下半年开始,大量的境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开始推动港股市场进入持续四年上升趋势。到2007年8月中旬,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要开通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后,刚刚经历了A股市场罕见大牛市的大量民间资本情绪高昂的通过各种渠道闯了出去,这是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本跨境流动,推动了恒生指数到达了3万点的高峰,更将恒生国企指数推高到了2万点,相比03年初的1500点上涨了10多倍。之后虽然经过了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但依然无法阻挡内地资本源源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涌入香港市场。经过最近10年的资本沉淀,内地资本已经逐渐成为香港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之一,港股市场已经演变成了国内资金、香港本地财阀、欧美机构三方的角力场。随着香港老一辈知名企业家的逐渐老去,以及受像李嘉诚这样的香港本土标志性的人物资本西迁的影响,香港本地财阀势力慢慢走向式微。而香港由于五大家族及其裙带资本所带来的地产霸权导致的长期高房价,对社会资本强大的吸附效应,导致香港散户这20年来已经慢慢在这个资本格局中被彻底的边缘化。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港股通的适时推出,会加速港股市场内地化的步伐,未来香港资本市场彻底变成内地资本和国际资本两方的角力场,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经过这10年来内地资本不断的涌入港股市场,和国际资本,以及香港本地财阀资本的共振效应,不断抬升在港上市大型蓝筹股在估值,不少H股中的大型中资企业,如中国平安(02318)、中国交通建设(01800)等以及大部分A+H上市的大型银行,H股都相对A股溢价10%到20%不等。按照张化桥先生最新的观点,在香港市场利率大幅低于内地的利率环境下,以高派息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大蓝筹H股股价高于A股是合理的;这个观点我们先不去讨论是否合适,但至少从侧面印证了这10年来内地资本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0年前类似公司都是折价50%以上)。而从08年金融危机、11年次债危机之后,新的内地资本持续涌入,开始慢慢的抬高二、三线中资股的估值。尤其是从2012年底,恒指见底反弹,新一波的内地资金在港股市场二、三线中资股中开展了寻宝游戏,很多中、小型中资股近两年内获得了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惊人的涨幅;如去年下半年国内和港股市场同时热炒互联网彩票类个股,短短半年内,港股市场互联网博彩类的龙头股众彩股份(08156)从0.2港元以下涨到6.29港元,涨幅超过30倍;华彩控股(08161)先从0.1港元以下涨到0.22港元之后宣布从香港创业板转香港主板上市,主板上市新的华彩控股代码为01371,股价再一口气升至最高0.97元,涨幅近10倍;该板块其它上市企业如亚博科技控股(08279)、第一视频(00082)、中彩网通控股(08071)、御泰中彩控股(00555)等均有2倍到10倍不等的涨幅,而这些港股互联网博彩类的公司的业务发展主体均在内地,相比之下,A股市场的博彩股涨幅基本不值一提了。以上这些只是近两年港股市场二、三线中资股财富神话的冰山一角,这些机会源于香港资本市场资本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以近期为例,恒生指数一天的成交金额在500亿港元(折合400亿人民币)左右,不到还不到沪市日均800亿的一半成交量。而且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大型的蓝筹股上面,中小市值个股成交稀少。而从研究覆盖上来说,欧美大型机构投资人主要关注大型的成分股为主,近几年在港表现活跃的主流中资机构关注的焦点与欧美机构相若,这也是大盘蓝筹H股股价近几年长期高于A股的根源;香港本地财阀则对自己旗下的一亩三分地分外关照,而大批中、小型中资股由于长期乏人关注,导致股价表现低迷;再加上港股市场本地股中老千股遍地,这些老千股和二、三线中资股股价相仿,混在一起,让普通投资人良莠难辨。不过近两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无论是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还是港交所主席李小加,都是香港和内地货币一体化的支持者。不少国内游资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潜入香港市场,他们相比国际机构和香港投资者,更熟悉内地在港上市企业的基本面情况,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更从容的推高中、小市值中资股的估值;尤其在有明显催化剂因素刺激下,相关低估值港股,如去年底的互联网彩票概念股,近两个月的中、小市值A+H中的高折价H股,短期内均会出现惊人的涨幅。但即使如此,相关企业的整体估值和A股同类公司仍存在较大差距。以这次港股通范围内的恒生综合中型指数的部分成分股为例:国内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中化化肥(00297)股价按照2014年7月18日收盘价计算,股价仅为1.07港元,PB不到0.5,总市值仅75亿港币。但作为中国化肥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以分销服务为导向、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型化肥公司,同时也是A股上市公司盐湖钾肥(000792)第三大股东,战略持有的1.419亿股股份价值就值20多亿人民币。而盐湖钾肥按照2014年7月18日15.18元收市价计算,总市值为241亿人民币,但2013年度总的营业收入不到81亿人民币,仅为中化化肥2013年总营业收入347亿人民币的23.3%。同样属于恒生综合中型指数成分股的东岳集团(00189)和A股的巨化股份(600160)同为国内氟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基本相当,盈利水平东岳集团略好于巨化股份。截至2014年7月18日,东岳集团收盘价3.33港元,总市值70亿港币,巨化股份收市价5.04元人民币,总市值90多亿人民币,估值差异同样较大。而如果把研究的范围放宽到港股通范围以外的恒生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以及香港创业板相关标的,则两个市场同类型个股的估值差异会更大。其中不乏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在港的窗口企业,如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集优(02345),浪潮集团旗下的浪潮国际(00596),北大青鸟集团旗下的北大青鸟环宇(08095)等等。这些大集团都有实力将旗下的在港企业运作得风生水起,在港股通的未来必将强势推进的大背景下,他们是否有动力对自己旗下在港的窗口企业进行大的动作,使得自己的企业未来能在港股通扩围时进入标的券范围,或许是很值得期待的。根据沪港通的交易规则,内地资金理论上可以通过港股通给港股市场每日带来百亿元以上的增量资金,按照恒生指数现在每日的成交金额计算,港股通未来最大或许可以占到港股市场正股交易的20%到25%的交易量。或许对大型蓝筹公司来说,这些交易量还不足以影响他们的估值和价格趋势,但是按照内地游资的喜欢炒作中、小盘股的习惯来说,沪港通初期,港股通对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中部分个股的走势和估值会起到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到主导作用。而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发展,港股通标的的扩围,以及更多的二、三线中资股为了进入港股通范围,获得良好的流动性溢价,而进行更多的资本运作所带来的股价表现机会,以及各类游资的推波助澜,将会给未来的港股市场相关个股带来的结构性性机会,对港股通投资者来说,他们也将面临更多更好的投资机遇。沪港通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横亘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那道柏林墙将慢慢被拆除。11年前,在恒生国企指数1500点历史低位时,赵丹阳先生在赤子之心香港H股基金的推介会上有句有名的预言: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堵墙消失了,就像水坝被拆除后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现在许多H股股价就会暴涨200%以上。今天,沪港通已渐行渐近,那堵柏林墙崩塌在即,内地资本主导港股市场的定价权的时刻也许真的即将到来。随着港股通的深入发展,内地资本必然会越来越了解香港资本市场,港股市场中、小市值中资股的A股化趋势或已不可逆转。
六、金色财经:如何运用机构认同度选黑马_选股技巧_
两方面分析机构认同度分析某只个股的机构认同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看十大流通股股东所持股数占总流通盘的比例;二是看股东持股数相对上季度的变化度。机构对于一个板块或者某只个股的关注程度会随时发生变化,而且当一只个股的股价开始超过机构认同的该股的价值的时候,机构就会开始减持该股。在财务报表上表现为股东持股数相对上季度减少。但是在开始减持时,我们会发现该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占比仍然很高,甚至有新的机构介入,可是该股却开始见顶回落。举例说明: 如中集集团在2005年年报披露中,十大流通股股东占比达到了35%,如果仅从这一方面考虑,该股依然为机构认同度较高的个股,但是 2005年三季度报表显示第三季度十大流通股东占比为40%,由此看已有机构开始减持,从2005年4月份开始,中集集团股价一路下跌,最大跌幅超过 50%。反过来,如果当季度股东持股数相对上季度有大幅增加,那么该股在当期启动的概率就会增大很多,如宝钛股份在2006年第一季度的股东持股数相对 2005年第四季度增加了25.4%,造就了一波300%的行情。
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